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大批囤积--红木必涨已成当前局面!

每年夏季都是红木市场的淡季,可是据前段时间了解在东阳花园大型木材市场内却不“平淡”,一些红木价格不降反升! 今年,缅甸、老挝、柬埔寨相继对红木原材料的走私出台了严控的政策,全区域内实行全面封山的政策,并对红木原材走私进行了实质性的打击,致使东南亚红木原木的货源供应出现严重缺口。国内木材资源锐减,市场鸦鹊声一片,此番政策风声一出,业界纷纷揣测国内红木材质价格是否有进一步的上涨。 货源供应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导之后,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被打破,最终反应为价格的上涨:以花梨木为例,近期缅甸花梨木上涨了20%,老挝花梨木上涨了15%,柬埔寨花梨木上涨了10%,国内市场的其他红木材料也相继出现上涨趋势。 ▶据资深木材商毛先生反馈的信息: 上海市场花梨木开始乱套了,上海福人市场,东阳人的店把卷帘门拉下关门,不开市了;上海名贵木材市场,客户出价都不卖货!整个木材市场呈现观望状态。 ▶12日福人木材市场大多闭门谢客。 一名木材商感慨:二年河东,二年河西。现在是工厂出价,原材料商不卖,工厂着急,市场供不应求。 ▶12日名贵市场,开门的不少但不卖货。 本来就已经断供,卖一柜少一柜,都不想卖,卖光了,没地方补货,木材商已惜售。 再加上九月份可能列入濒危附录二的“大坎”,木材商更是不会轻易出售:鉴于东南亚红木的快速枯竭,CITES东盟专家组计划在今年9月份的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大会上提交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大果紫檀(缅甸花梨)、鸟足紫檀(老挝花梨)、巴里黄檀(花枝)、奥氏黄檀(白酸枝)列入国际濒危物种附录二的提案。 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最终必将传导为红木家具成本的上升,作为红木家具企业,也只有通过上调产品价格来消化成本压力,这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国内很多红木家具企业发布的信息:“在红木家具集散地东阳、广东中山 福建仙游等部分生产厂家已暂停之前所有优惠活动,正在考虑涨价举动。 大规模囤积原材源自多国封关 “大规模囤积红木原材,这和最近西非、东南亚等红木产地国封关有关。”红木商人说,一些大型红木商人提前囤货,就是想在原材紧缺的时候高价抛出。 据金华海关统计,今年1~4月,金华市原木进口(主要为东阳红木进口)2.3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东南亚是金华原木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但在6月1日,老挝发布红木砍伐禁令,禁止红木出口。继老挝之后,6月5日,柬埔寨也发出了红木出口“禁令”,此前东南亚和西非一些红木产地国已开始限制本国的木材出口。 受此影响,部分红木价格也开始上涨,6月以来,非洲花梨均价由原先的每吨4700元涨到5200元,缅甸花梨由原先的每吨1.8万元涨到1.85万元。 而在红木原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不少东阳红木商四处出击买货,囤积原木材。“许多红木商人担心原木供应紧张,减少交易,改为囤积为主。”现在运进来的木材,基本上是1/3出售,2/3囤积。 作为需要几百年才能成材的红木木材,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并且正在快速的枯竭,虽然无法判断要多少年才会绝迹,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按目前的速度开发下去,现在价格普通的常见红木用材,也必将会陆续成为濒危物种,甚至于会一木难求! 由于木材在各个领域的大量使用,全球的木材资源都发出紧缺的信号。作为木材的进口大国,我国目前木材的进价都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产品也相应涨价。 成本的不断上涨,在迫使企业寻找新出路的的同时,也敲响了企业对环保的警钟。只有在生产中不忘环保,做到有所取有所还,才能使行业长久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