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乱世出英雄,创造了如今血檀地位

赞比亚血檀(学名:染料紫檀)真正被引入国内市场是在2010年下半年。按木材商习惯的做法以产地和颜色命名并分为:赞比亚红檀高山料和赞比亚红檀平地料。这种赞比亚红檀高山料逐渐被北方商家冠以“血檀”之名,后来又有同行按照标本特点对赞比亚血檀高山料再做细分为赞比亚血檀金星料、牛毛纹料、牛血紫檀、鸡血紫檀等。 [木材构造特征】 木材散孔材,心材红褐至紫红褐色,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白色或黄白色。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或滋味。气干密度约为0.85-1.03g/cm3。(附:赞比亚血檀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氧化后呈现出稳定的酱紫色,油性足,性小不易裂,部分产地的样板在打磨以后可见金星和牛毛纹,新切材具有奶油香味,久置后香味变淡或无。坦桑尼亚出产的染料紫檀,颜色浅红褐色,纹理交错,结构较粗)。 [血檀受热捧的主要原因】 在引进之初,赞比亚血檀并未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由于其径级略小,白皮较厚,出材率低,价值被经营商家低估,一度被当作硬杂木售卖。后被一些家具厂商看出门道开始大量购进,并导致2013年的价格抬升,了解内情的商家嗅到商机,疯狂找货,并从实体木材市场,蔓延到了网络,论坛或者QQ群中,一旦有人抛出“血檀”二字,马上就会被大量人询价,赞比亚血檀提单和现货被人层层转手。 赞比亚血檀行情被炒热后,一部分人开始往上游探路,从接现货到炒提单,再到去货源地发货,生面孔的大量涌入让货源国本地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加入进血檀大军,同时还引来周边国家的华人华侨参与其中。于是,赞比亚血檀从一个被当地土著人用来烧炭取暖的柴火,从一个运价较高本不划算的品种变成了国内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同时带动了赞比亚其他木材品种的出口。 血檀”最早出现在2006年的北方某市场上,以板材形式流通,油性不足,颜色偏浅近粉红色(后被证实是坦桑尼亚的血檀板材),非洲血檀大多属于紫檀属花梨木类,达到紫檀木类的树种较少,而近来一种来自赞比亚的血檀被权威机构认定为紫檀木类,且鉴定报告结果与小叶紫檀的鉴定结果完全吻合。由于目前的鉴定技术对一些新兴的材料只能精确到“类”,无法确定赞比亚血檀与小叶紫檀在“种”上的区别,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赞比亚血檀在材质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赞比亚血檀的红木家具成品稳定性、花色美观程度不次于其他材质的红木家具,市场有很大发展前景,材质不宜开出空心和芝麻点,是制作红木家具不可多得的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