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等因素助推红木行业“暖冬”
入秋以来,木材市场涨价的呼声不断,迄今为止已然呈现明显趋势,纵观世界各大木材市场,虽说背后都是各有各的无奈,却是无法扭转涨价的命运! 时隔三年,我们又迎来了红木市场的“暖冬”! 红木原材料现方面:目前刺猬紫檀、缅花、小巴花等出库量较多都是市场上热门的材种。在未进入9、10月份之前,受到7-8月的行情冷清的影响,部分的经营情绪还是较为悲观的。非洲材种自2016年上半年开始就逐步下滑,整体行情走势呈现滑落的趋势。即使是在如此严峻形势下,非洲材中也是有很多闪光点的,如成为了今年最火的材种之一;刺猬紫檀逆势崛起,受到现代家居的追捧;刺猬紫檀列入CITES附录III管制,可谓是满城风雨,是最受争议的品种。据广东、张家港、上海等多地的商家反映,目前非洲材种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2016年还未过完,红木市场原木料的价格却已经接近翻倍,国内红木原材料普遍疯涨50%以上。 1、进货成本,难度激增。原产地国老挝、越南、缅甸等产地国今年以来的出口政策以及对私自乱采伐的处罚程度,包括判刑等越来越重。目前不是没有红木原材,而是许多木材没有CITES进出口许可证进不来。 2、红木市场一天一价,没有犹豫的时间。在很多大型的木材交易市场,即便支付了定金,等过几天去提货时,遇到木材商反悔的事情也屡有发生。所有的原材几乎一天一价,喊涨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大 部分有意向的进货商家就直接买走了,从而造成“抢购潮”的现象。 3、红木抢购潮,家具商积极收购。CITES会议之后,家具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停产就需要高价买料,要不然只能明年再生产,到时候客人早走了,黄花菜都凉了。”于是,即便是再理性的商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上冲,为红木热“添一把火”。 4、进更多的红木,为精细化发展囤货。红木树种被限制进出口只是催生红木市场价格的原因之一,而高昂的成本让不少制作厂家不肯轻易将手中的原材料制成产品。今后,红木产品可能会向更精细化发展,工艺更精致、品位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有充足的货源供应。 市场的需求、高昂的运输成本、木材资源的短缺与管制,这些都是木业人今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今后的政策如何,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木材资源,使得资源可持续利用,红木资源会越来越少,合理开发研制精品传世家具,是每个木业人的使命,尽量避免重演濒危管制的“马达加斯加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