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染料紫檀-红木家具材料的下一波明星

中文学名:染料紫檀 市场俗称:血檀、非洲小叶紫檀 科:豆科,蝶形花科 属:紫檀属 红木标准:花梨木 拉丁文学名:Pterocarpus tinctorius 树木与分布:小至中乔木,树干高10~20m,直径可达0.3m以上,树形通常直。分布非洲大陆中南部,主要产地有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安哥拉等国。 木材特性:木材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与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近白色。心材新切面时经常为浅粉红色和红色,久露大气中呈深红褐色,常带深色条纹。管孔在放大镜下略明显,数略少至略少;主要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3个);具深色沉种物。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翼状、聚翼状和带状。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导管分子、轴向薄壁组织、木纤维和木射线均叠生。木材具光泽;新切面气味轻微香气,久则消失;结构细;纹理直或交错;气干密度O.88~1.1 g/cm3。 据霄迪介绍染料紫檀在19世纪被欧洲人记录并归入植物分类学体系。这种木材近十几年来开始出现在中国木材市场,国内常用的流通名称是“血檀”,因其中部分木材特征符合紫檀木类别(“红木”国标GB/T 18107-2000),且由于在首位命名人奥地利植物学家韦尔维茨之后的植物采集者又陆续在非洲其他地区采集并描述过这个树种及变种,因此关于这类国内木材市场上流行的“血檀”木所对应的树种究竟有多少,以及树种与产地的关系和相关鉴定结论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检验机构和木材经营者,并给这种木材的流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南京林业大学张耀丽教授在红木国标修订会议上曾提议加入染料紫檀)。上海木材行业协会木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士近两年通过三次深入非洲的考察和资料研究,并对已经产生的历史观点和流通现状加以分析,近期将对现市场关注较大的非洲珍贵树种染料紫檀的树种名及出处予以阐明,以下略作介绍让消费者有所了解。 植物来源:染料紫檀作为一个已为植物学家所熟知的物种,在世界各地许多研究机构都保存有它的标本作为各类模式,查阅这些标本记录可知其各类变种的特征与原产地。染料紫檀最早见于韦尔维茨在非洲安哥拉探险所完成的著作《安哥拉植物发生地理记录》(1859年12月葡萄牙里斯本《海外年鉴》),其后陆续由另外一些植物学家发现其变种,现主要有大叶类型(中文名:大叶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macrophyllus)、巨果类型(中文名:巨果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holtzii)、降香类型(中文名:降香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kaessneri)、金毛类型(中文名:金毛紫檀,拉丁学名Pterocarpus chrysothrix,国内亦称变色紫檀)等,主要产地有刚果、坦桑尼亚、赞比亚、安哥拉等国。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植物分类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标本馆所存的标本进行对比和整理,并进一步确认其染料紫檀为诸品种的统一名称,即拉丁学名为Pterocarpus tinctorius。 目前,染料紫檀所制成的红木家具已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其中一部分家具因采用的原材料被进行了分拣,所以这部分家具一般都以紫檀家具进行出售,另一部分家具则仍称为“血檀”家具,故建议生产染料紫檀家具的企业标明树种名称,给消费者带来性价比具有优势的高品质红木家具。 另外,以红木国标修订的情况来看,国标上植物学家对树种的鉴定也趋成熟,其红木国标中的花梨木类大果紫檀、越柬紫檀、鸟足紫檀三树种已归并为大果紫檀一个树种,黑酸枝木类的黑黄檀、刀状黑黄檀等也归并为刀状黑黄檀一个树种,所以红木“木种”概念的提出也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其途径可通过“木样”实物标识来解决,红木鉴定难的问题也有望得到有效缓解,消费者才可明明白白的购买所需要的放心红木家具产品。 用途:红木高档家具、雕刻、手杖、棋子、餐具柄、装饰单板、手柄、首饰盒、镜框、乐器、方向盘、体育用品、也可用于精细的家具、橱柜和精细镶工的任何地方,非常美丽。